|
|
1.4万余人次胰腺肿瘤患者,该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
10月23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领衔的研究项目《胰腺肿瘤外科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的创新与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据悉,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约为10%,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外科手术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胰腺癌手术是腹部外科中范围最广、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术式,因此也被称为外科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虞先濬带领研究团队针对胰腺癌手术关键技术和干预策略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建立了个体化手术和综合治疗策略,显著延长胰腺癌术后生存期,胰腺恶性肿瘤患者3年生存率达56.8%,赶超国际先进国家水平。相关成果在全国40家三甲医院应用,累计让1.4万余人次胰腺肿瘤患者获益。
团队发明了“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术,使胰肠吻合口愈合加快,住院时间缩短50%。在此基础上,团队创新“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术,使胰管残端深入空肠内,将胰腺癌手术胰漏率从20.3%降低至9%,患者胰瘘率显著下降,围手术期死亡率低于0.3%,大幅提升了手术安全性。
团队建立“超声刀刮吸层次解剖淋巴清扫”技术,减少了结扎可能导致的肿瘤残留,避免了非必要出血和损伤,同时研发了一系列胰腺手术专用新型器械,提高了深部淋巴清扫的效率,使淋巴清扫时间缩短50%,局部复发率降低30%。
此外,团队结合原发肿瘤的分期,联合运用ct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术前建立淋巴转移预测模型,判断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区域,进而引导精准手术清扫。
团队进一步通过胰腺癌分期的大样本临床研究,界定淋巴转移和肿瘤大小及血管侵犯的平衡关系,提出“上海复旦版”分期方案,改良了ajcc国际分期,指导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策略的制定。
图片均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提供。
能否预判患者从手术中的获益情况,避免术后复发转移的情况?虞先濬团队开展多项研究,在术前甄别手术不获益人群,并实施个体化术前新辅助治疗,以提高胰腺癌手术的有效性。
研究团队进行了常用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筛选,首次在术前鉴定出两组“手术不获益”胰腺癌亚群。进一步,研究团队在两项研究中阐明了胰腺癌手术不获益亚群的潜在干预靶点,为抗代谢治疗在胰腺癌中应用提供了依据。此外,团队对手术不获益人群开展了术前新辅助治疗研究,并提出了个体化化疗方案。该个体化疗用药策略被中华医学会指南引用推荐,指导临床实践。团队还证实了cd36单抗可以显著促进抗肿瘤免疫并与传统化疗方案产生协同作用抑制胰腺癌进展,解析了胰腺癌免疫微环境特征,这两项研究表明,个体化免疫治疗联用,可以进一步抑制胰腺癌活性,提高新辅助治疗和手术切除的疗效。
如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每年进行手术的胰腺恶性肿瘤近3000例,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胰腺癌诊治中心,并成为胰腺癌诊疗领域的标杆。
yabo亚博88的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