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与有用,极限与极致”:专访微纳制造专家段辉高教授—论文—科学网-亚博电竞网站

 “有趣与有用,极限与极致”:专访微纳制造专家段辉高教授—论文—科学网-亚博电竞网站

 
作者:丁帅 来源:《光:科学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3/12/4 17:28:34
选择字号:
“有趣与有用,极限与极致”:专访微纳制造专家段辉高教授

 

他是微纳制造领域的探索者,是跨领域、跨专业学习的求知者,也是情感丰富的育人者;是一位永远好奇的阅读者,一位热爱体育的运动者,还是一位忠实的咖啡爱好者。本期light人物访谈,我们有幸邀请到湖南大学段辉高教授,他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微纳制造、平面光学、教书育人、阅读成长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见解。“谈笑有鸿儒”“良师益友”“有趣灵魂”,这是与他交流过程中我能想到的词,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一直在微纳制造和微纳光学领域追求“有趣与有用、极限与极致”的优秀学者。

段辉高 教授

段辉高,博士,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湖南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兼深圳研究院院长,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年及2010年获兰州大学物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电工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工程研究院、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等机构学习、访学和工作,2012年加入湖南大学,目前主要从事微纳制造及微系统技术相关研究。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energy、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40余篇,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现担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共主编,research、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光学 精密工程》等多个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通讯专家。

采访嘉宾:段辉高

本期通讯员:丁帅

原文信息:ding, s. “interesting and useful, extreme and ultimate”: an interview with prof. huigao duan. light sci appl 12, 227 (2023).

q:您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微纳制造领域,您的团队针对极限微纳制造与微系统研究做出了很多优秀的成果,发表sci论文240余篇,其中if>10的有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1篇,是领域中的佼佼者,请您谈一下微纳制造在现代科技中的核心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如何?团队的主要研究是什么,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哪方面?

a:当今时代,信息化的社会、智能的产品、精准的医疗,无不得益于芯片技术的进步。从电子芯片、光子芯片、光电芯片、传感芯片、生物芯片到微光机电系统,芯片已深刻改变并将继续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高端制造业及国际政治经济的格局。追求更轻薄短小的高性能芯片产品是芯片产业发展永恒的主题,而其核心驱动力是极小尺度、极高精度的微纳制造技术。

从学术角度来说,相对于已逐渐逼近极限的电子芯片,其它类型的芯片如光子芯片、量子芯片、生物芯片及微光机电系统等广义芯片的开发与应用还在初期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机会,其发展有望对社会的变革及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其最为直接的产出为微系统技术,将各类装备与系统、仪器仪表、消费产品在提高性能、拓展功能的同时,可大幅缩小其体积、降低重量,使其变得轻薄短小而具有便携性。同样地,微纳制造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共性使能技术。

关于未来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其趋势和挑战不完全一样,例如怎么兼顾尺度、精度、速度、维度,怎么在海量微纳结构制造中实现零缺陷,如何实现原子及近原子尺度点阵结构的3d宏量制造。总体而言,面向高性能及极端服役需求,实现小尺度/高精度功能微纳结构的跨尺度/多维度宏量设计与制造是目前绝大多数应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也是所面临的共性挑战。其中,功能、性能、材料、工艺、制造成本等因素相互制约,需要开展服役目标约束的功能-材料-工艺一体化设计与制造相关的研究,而这些研究中往往又面临着跨尺度、多维度、多材料、多工序带来的海量数据与不确定性问题。

图1:段辉高教授在极端制造高端论坛上做学术报告(2019年于沈阳)

我们团队,围绕上述问题,一直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推动微纳制造技术本身的进步,想尽一切办法去追求制造极限,我们主要是利用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等能量束,结合镀膜、刻蚀、材料生长等半导体工艺,同时引入抛光、成形、组装等力学制造手段,针对各类应用的极限需求去开发极限工艺,为制造技术提供工具箱和亚博电竞网站的解决方案;第二个方面,我们更多聚焦于基础前沿研究,主要是小尺度效应,既包括制造中的小尺度效应,如力学、热力学及动力学等新效应,也包括结构及器件服役过程中的小尺度效应,如光电热力声流等新效应、表界面及量子效应等,目标是发现新效应,产生新知识;第三个方面,我们是基于微纳结构的特殊效应去设计和制造具有独特功能与性能的微纳器件,例如微光学、微传感、微能源等器件,最终服务于微系统。

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一方面是继续推动极小尺度、极高精度制造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探索原子分子尺度与精度的制造新原理、新工艺及新装备,例如我一直相信电子束/离子束技术在极端微纳制造领域仍然有大量的应用空间有待开发,我们也一直在做探索;另一方面的努力在器件层面,基于我们在微纳制造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将重点围绕微纳光学器件与系统集成开展研究,期待在多功能、高性能、超智能和适应极端服役工况的光机电算一体化装备的研发方面取得突破。

其实,我们团队从大约10年前就定下了“we make things smaller”的牵引性目标,希望通过设计、材料、工艺等创新,把结构、元器件、零部件越做越小,最终服务功能模块和装备系统的小型化。

q:2019年,贵团队在超构表面彩色全息显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基于台阶式fabry-pérot腔的单片集成滤色片微阵列与全息超构表面纵向堆叠集成,实现了低串扰、大视场角、偏振不依赖的全彩全息,且通过设计该器件可实现结构色和全息双重显示功能,该器件在全息显示、防伪加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1】。三年过去了,该显示技术目前是否实现了应用呢?其主要优势和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a:是的,在这个工作中,我们提出了3d集成超构表面的概念,即将超构表面与一些平面的有源或者无源器件纵向集成,形成超紧凑的微型光学系统。该工作将全息超构表面与单片集成的fp腔滤色片阵列纵向集成,利用滤色片低串扰的颜色过滤加上超构表面的相位调控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全彩全息;此外,滤色片的信息表达和全息的信息表达通过算法进行解耦,从而实现了结构色和全息的双重显示。这个工作之后,我们和苏州大学陈林森教授和乔文教授课题组合作将这种集成超构表面的思想应用在裸眼3d显示中【2】,在这个工作中,超构光栅和平板显示器纵向集成,利用平面超构光栅调控不同形状的视角,实现了具有空间可变信息密度并具有160°水平视角的全彩3d显示器。由于具有轻薄的外形,所提出的3d系统可以与现有的平板显示器集成,使其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另外,我们近期也在开展将超构表面和平面探测器进行集成以及探索通过极简超构表面实现光子角动量调控等工作【3】。

图2:多功能3d集成超表面示意图

目前超构表面作为平面元件大部分还停留在分立元件的研究中,实际光学系统仍然较大,3d集成超构表面可充分利用超构表面超平超薄的优势,将超构表面与一些有源或者无源器件纵向集成,将大大提高系统集成度。比如与发射端的平面显示器集成做全彩全息显示和光场成像,与调控元件如滤色片、偏振元件等集成可以实现多维光场的调控,与探测端的平面探测器集成可以形成多维信息探测器。

q:2022年,您和团队研发出一款多任务智能感知探测芯片【4】。有两位审稿人都提到“这是第一次在实验上实现了片上衍射神经网络”,并认为这是光学神经网络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一步。请问您的研究灵感起源于哪里呢?这项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如何?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改变?

a:是的,这个是我们完成的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工作。其实该工作的架构仍然属于3d集成超构表面的范畴。在完成2019年集成超构表面的工作后,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地发挥超构表面集成度的优势,我们想到的是和有源器件的集成比如光发射端的激光器、显示器或探测端的光电探测器。恰好,2018年ucla的埃道甘·奥兹坎(aydogan ozcan)教授团队,在science论文里提出了全新的衍射神经网络架构,即通过训练多个相位衍射面来执行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它是一种3d光学传输变换的方案,可以实现面到面的并行,从而执行特定的智能分类识别功能,这引起我们团队的注意。但是当时实现的全光衍射神经网络,一般用在非光学波段比如太赫兹、微波段等,多数装置都比较大,所以我们就思考能否利用超构表面把该系统做到光学波段并实现系统大幅微型化,于是提出了在可见光波段将超构表面全光衍射网络和探测器集成的方案。同时,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将超构表面多参量调控的优势利用起来,所以又设计了偏振多通道的超构表面,从而可以实现多通道独立任务的执行,最终形成一个芯片级的多任务智能传感新架构,从而直接在物理层处理光学信息,进而有望用于机器视觉、自动驾驶和精准医疗中的低功耗和快速图像处理。

图3:多任务片上衍射神经网络器件示意图【5】

这样新的架构在光学波段带来了非常多新的应用可能性。由于全光衍射网络输入的信号是二维矩阵,其显著优势在图像识别上,故此,课题组认为光感知相关的应用,比如工业视觉、安防监控、人脸识别和自动驾驶等,都是很好的应用场景。在传统的物体识别应用中,目标物体的光信息被降维至二维强度信息,经过图像传感器变成电信号后,还需经过大量软件或硬件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最后的结果。那么,大面阵探测器光电转换以及软硬件算法执行的功耗和时效,将是很大的问题。具体来说,该架构在这些应用中具备系列优势,例如:(1)减少大量的算法消耗,降低功耗;(2)计算部分光速执行,增加时效性;(3)无需大面阵图像传感器就可以处理高分辨图像,减少传感器光电转换消耗的能量和时间;(4)超构表面制备与cmos工艺兼容,有望和图像传感器一起规模化制造。

这些优势对于下一代光电探测器发展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网络架构为线性架构,执行任务也相对简单,离真正应用还有较大距离,我们希望在学界的共同努力下能不断完善,真正让这类器件成为“机器之眼”,助力光电探测器跨代发展。可以畅想的是,也许未来只要有光电探测识别的领域,此类极速片内计算的器件都可以找到其应用场景。

q:随着现代生产生活的发展,人们对轻量化、小型化光学成像系统的需求对成像技术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超构透镜是近年来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其中全介质超构透镜由于更高的聚焦和成像效率,比包含金属的超构透镜更受研究人员的青睐【6】。贵团队近期发表一篇综述文章总结了该领域的进展和挑战,您认为超构透镜下一步的发展集中在哪个方向呢?

a:超构透镜作为超构表面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自超构表面提出以来就一直广受关注。特别是2016年全介质超构透镜正式提出后,超构透镜效率显著提升,将该领域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人们好像看到了超构透镜替代传统折射透镜的可能性,之后一大批优秀的工作陆续推出,如:宽带消色差成像、大视场成像、多信息成像(三维、偏振、光谱)等等。但慢慢地,大家发现这些工作背后其实还有很多硬骨头没有解决,比如如何实现大面积的消色差设计?如何进一步提升超构透镜的效率?如何大批量低成本的制造?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透露出超构透镜如何真正走出实验室和走向实际应用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我们认为这些挑战贯穿了超构透镜设计、制造和应用整个过程,当然这些挑战也是该领域接下来需要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设计方面,首先超构透镜多功能集成仍然是其最大的优势,所以将多种功能集成于单个透镜从而实现光学系统的简化仍然是继续会发展的方向。这个方面的趋势将会是把偏振、光谱、三维等信息的成像探测集成到一个系统中,从而实现多信息成像探测系统。另外,如何在单层超构表面透镜设计中兼顾效率、色差、视场角等各种性能要求是极大的挑战。目前也有一些新的设计策略提出,比如全局逆向设计方法,折射透镜与超构透镜混合设计,甚至将超构透镜与计算成像结合,利用后端算法优化成像效果。

制造方面,如何大面积低成本地制备超构透镜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问题,目前高效制备一般分为两个方案,一是利用纳米压印复制,二是通过半导体光刻设备进行加工。从报道的结果来看,半导体光刻工艺可能更适合大批量制备,但不排除纳米压印技术不断完善后也能满足大批量制备的需求。

应用方面,实际上这两年已经有一些企业开始推出超构透镜的产品,其中有多款产品已经真正应用,但目前超构透镜还没有实现广泛的应用。继续寻找超构透镜不可替代或具有显著优势的应用场景是学术界和产业界需要一直努力的方向。

q:您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马普固体所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都有过留学或访学经历,足迹遍布北美洲、亚洲和欧洲,请问在这些经历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同环境下您的感受是怎样的?对当代的青年学者或学生是否有一些关于留学方面的建议呢?

a:的确有很多的收获,例如学术方面,开阔了学术视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品味,也形成了开放、合作、包容的科研风格。但是,我认为最大的收获在于对待学术的态度,那就是“追求极致”,只要是涉及到学术方面的,都要尽善尽美,体现专业性(be professional),例如原理要理解得比别人更深、设备要比别人用得更好,论文需要逐字逐句雕琢、ppt需要逐个图片逐个标点优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收获,就是如何通俗有趣地讲故事。把故事讲好,有利于传播,从教育方面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科技的发展需要广泛的交流和有效的传播,需要被普通大众和决策部门理解,同时需要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感兴趣从而愿意投入到科研事业中来。如何通俗有趣地讲好一个故事,是一个科研人员特别需要锻炼的能力。

关于感受,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课题组,虽然已经10年过去了,始终印在我脑袋中的是那个端着一杯咖啡开展学术讨论的情景,不停地追问、不停地画草图、不停地相互挑战、不停地辩论和思考,直到弄懂最底层最基础性的概念。在此过程中,很少探讨学术以外的事务,总体的感受就是很享受那种氛围。我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场合也看到了类似的氛围,例如科院物理所m楼的咖啡厅,我到北京就喜欢过去坐坐;例如在国防科技大学某学术报告厅,我曾看到一句引起我共鸣的话,“愚蠢的问题不仅允许,而且还受欢迎”,在这样的氛围下,我想我们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近。

关于留学,我始终持鼓励态度。一方面,我们始终要向最优秀的科学家群体学习,把目光同时放到海内外,毫无疑问选择更多;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年轻的时候多接触不同科研背景和文化背景的人,以更好地融入全球性的学术共同体,为未来迎接全球性的挑战、开展全球性的科研合作打下基础。

图4:段辉高教授在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工作时的团队照片(2012年于新加坡imre)

q:您在工作的过程中,从物理学院转到机械学院,结合了理学和工学的双背景,您认为这种跨学科的经历对您的科研是否带来了积极影响呢?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其中的趣事?

a:我本科学的是物理学,大四选的子专业是半导体器件,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半导体制造工艺研究,博后阶段的研究方向则主要是微纳光学,到湖南大学工作后,先后在物理学院和机械学院就职。其实不管是在物理学院,还是在机械学院,我的研究主线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始终是围绕极端微纳制造及应用而展开。在物理学院的时候,我们以小尺度效应研究为目标,更偏学术前沿基础研究,倾向回答科学问题去推动知识边界;到了机械学院,我们则以高性能装备为牵引,更偏向需求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倾向做出能满足装备应用需求的元器件或零部件。

图5:段辉高教授在分享“原子尺度与精度制造,量子功能与性能器件”的相关见解

关于对科研带来的积极影响,这样的双背景让我既有了科学思维,同时又有了工程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工程化,工程科学化”的思维方式。对于我们实验学科,在科学研究中,要回答科学问题,往往需要精巧的设计、加工和测试技术,工程思维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规划实验、优化流程及缩短周期;而工程开发中,如果能通过理论分析,找到并回答技术瓶颈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我们解决工程难题来说,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关于趣事,我经常自嘲自己是“物理里面懂点机械的人,机械里面懂点物理的人”,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光学。光学可很好地连接物理和机械,是光物理与光学精密机械之间的关系。从应用的角度来说,极端制造与极端光学可相互赋能,相互支撑,在微纳尺度尤其是原子分子尺度,二者之间的交融更为明显。

q:博尔赫斯(阿根廷)曾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据我所知,您还曾主持过湖南大学图书馆的工作,期间您积极地组织各种交流活动,开发图书馆周边及文创构思,并做了“阅读·成长·图书馆——个人读书心得与体会分享”的报告,相信您胜任了多种多样的工作岗位与职务,能否谈一下您和图书馆的不解之缘以及您在多种工作岗位上(教授、馆长、院长等)的不同体会及您对工作方式方法的心得体会?

a:与其说我是图书馆馆长,不如说我不过是一位想让更多人来图书馆读书及学会如何读书的老师。大学老师,更多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相信“图书馆、体育馆、咖啡馆”等空间环境与氛围在隐性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可能因为我自己就是“氛围组”的一员。担任馆长期间,我们举办各种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开辟优质的、隐性的第二课堂,通过氛围、环境和资源让更多的同学喜欢上阅读,同时提升同学们的信息素养能力。

我特别喜欢逛书店、买书及泡图书馆。应该说从大学时代开始,我绝大多数的自学时间都在图书馆里面进行的,我非常享受图书馆里面的氛围。一排一排书架走动,围绕一个主题,选择若干本相关的书进行对比阅读,时而仔细推敲、挠破脑袋,时而一秒十页、一目十行,就这么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在解惑的同时,精神上往往也可获得极大满足。除了科学研究相关的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书也非常重要,尤其对于教育工作者。我们常说“智商、情商、逆商”很重要,但其实一个人的“美商、乐商、趣商”也很重要,毫无疑问,阅读和自己学科不直接相关的“无用之书”在其中非常关键。

关于不同的角色,不管多少角色,教授仍然是最本职的角色,曾担任的馆长角色更多是策划和组织为师生提供阅读与信息服务,现在所担任的院长角色则更多是探索及实践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其实始终没有离开一名大学教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角色,而这些角色相辅相成,是一个有机整体。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担任不同的角色,只要真投入,就可实现“边投入,边学习”,从而使自己对教育、科研、创新的理解更深入,可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教育者,当然也将有利于培养更优秀、更完整的人。

工作方式方法上,随着自己的任务逐渐增多,要做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公共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平衡,必须要做一些取舍,同时要加强团队协作。例如,对于科学研究,需要逐渐专注于自己最擅长、最感兴趣及最重要的课题,且需要和优势互补的科研人员加强合作。我曾简单归纳过5个work的方法论,也许牵强,但的确好记,分别是逐渐递进的hardwork、teamwork、network、framework及最底层的homework。首先要个人努力(hardwork),团队协作(teamwork),同时也需要寻找最优资源开展合作(network),最后一定要形成自己擅长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架构(framework)。当然上述一切也需要做好家人的工作(homework),获得家人的理解。

q:段老师桃李满天下,您认为在教书育人方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研究生来说,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做好学术研究?

a: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感觉自己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也没有太多的技巧,但有一点,我觉得教书育人最重要的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要对自己提出高要求,这样才能对学生“润物细无声”。此外,作为老师,一定要甘为人梯,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机会及营造宽松宽容的氛围。

对于从事实验科学的研究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学术态度、大量的动手实践,以及良好的沟通表达与写作能力,是做好学术研究的基础。我也经常用4个优化来要求自己:有限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课题,有限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产出,最短的时间给出最优的亚博电竞网站的解决方案,最少的词语表达出最深刻的含义,这些的确特别考验一个人的基本功,学生时代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话给我们做科研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论,虽然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

如果把前面关于留学、学科、工作等多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对于学生,其实也对于我们自己,“多文化交融、多学科交叉、多岗位锻炼”在成长的不同阶段都会有显性的或者隐性的帮助。

q:段老师花了很多精力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的建设和发展,该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目前影响因子已达14.7。您一直活跃在期刊建设的前沿,同时,您也是light刊群的作者,您对学术期刊理解是怎样的?请您谈一谈对light刊群的期待与愿景。

a:学术期刊是学术共同体交流的平台,是科研和学术成果的载体。一个好的期刊,需要承担优秀成果传播和推动学术发展的责任,发挥学术前沿塑造和方向引领的作用。要办好一个期刊,需要优秀的作者群、读者群、审稿人群,还需要独具品味的编委会和高度专业的编辑队伍,而这些往往还需要情怀和事业心。

light系列期刊做得非常好,21世纪是光学的世纪,light刊群将大有可为,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light刊群的品牌将更加深入人心,并将出现光学领域最顶尖的期刊。当大家有光学领域最高水平的成果时,如果第一时间就会想到light系列的期刊,我想light刊群就成功了。当然,如果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高水平成果,总能在light刊群找到一个归宿,对作者和读者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q:段老师拥有一双儿女,四口之家令人艳羡,在当下您主要时间在广州工作而家人还在长沙的情况下,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呢?

a:的确难以平衡,多数情况下只能工作优先,请家人理解。但不管怎么样,肯定会有愧疚和遗憾,例如错过了孩子的陪伴期,也错过了孩子成长过程中许多美好的瞬间。在没有重要事务的情况下,周末会尽量回长沙陪小朋友。其实即使到了长沙,也有忙不完的事情,但终究只要能在一起,哪怕片刻,就有快乐。

q:业余生活中您也十分热爱运动:排球、羽毛球等,可否浅谈一下培养课余爱好的重要性?运动带给给您的积极影响都有哪些呢?

a: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身心灵的全面发展,同时需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在运动中,我们可塑造健康的身体、形成坚毅的品质、提升合作的精神、获得队友的慰藉。在集体活动中,我们需要与人打交道,无形中就有了学习对象,可相互学习,且更容易形成同理心,让自己拥有共情力。业余爱好,让我们在学习工作以外,还有一个与世界互动、与他人互动、与真实自己互动的方式,有助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及自我幸福。

图6:段辉高教授学生时代在科院电工所参与羽毛球比赛(2008年于北京)

对我自己而言,年轻的时候非常享受运动中大汗淋漓及筋疲力尽所带来的身心愉悦,现在“看得见的瘦下去”则变成了重要的驱动力。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每当精神压力特别大、特别焦虑而无法推进工作的时候,去打一场球,回来之后效率就会提升,创意也会更多。应该说,对于我,也许对于很多脑力劳动者,运动可能就是最好的休息方式。非常遗憾的是,随着事务性工作日益增多,加上工作环境的变化,原来坚持多年的球类运动现在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奢侈了,跟随而来的就是体重的增加。

作为总结,我时常在想,在繁忙的事务性工作之外,能经常在图书馆阅读、体育馆运动、咖啡馆会友该有多好,在这些地方,既有学术,也有生活。随着疫情成为过去式,线下的学术交流已经重启,非常期待与老朋友重聚并结识更年轻的新朋友,终究相聚、交流、争鸣才能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也欢迎各位新老朋友通过light的平台多多切磋多多合作!

参考文献

[1] hu, y., luo, x., chen, y. et al. 3d-integrated metasurfaces for full-colour holography. light sci appl 8, 86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19-0198-y

[2] hua, j., hua, e., zhou, f. et al. foveated glasses-free 3d display with ultrawide field of view via a large-scale 2d-metagrating complex. light sci appl 10, 21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1-00651-1

[3] yang, h., he, p., ou k. et al. angular momentum holography via a minimalist metasurface for optical nested encryption, light sci appl 12, 79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3-01125-2

[4] luo, x., hu, y., ou, x. et al. metasurface-enabled on-chip multiplexed diffractive neural networks in the visible. light sci appl 11, 158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2-00844-2

[5]. m. ren, j. xu, intelligent metasurfaces can recognize objects, light sci appl 11, 211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2-00902-9

[6].pan, m., fu, y., zheng, m. et al. dielectric metalens for miniaturized imaging systems: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light sci appl 11, 195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377-022-00885-7

本期通讯员/light科学编辑

丁帅,工学博士,就职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现任长春光机所light学术出版中心总编助理、卓越计划领军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姊妹刊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主编助理、卓越计划领军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科学编辑。作为项目联系人,组织lam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项目和广东省高水平英文期刊项目申报并成功获批;组织lam doaj、 scopus数据库申报工作并成功收录。曾在科研一线工作近五年,作为项目分系统负责人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ei等多篇学术文章;期间,全程深度参与xx项目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申报工作并参加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颁奖典礼。曾荣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编辑、中国科协优秀论文编辑表彰、中国科学长春光机所第三届先进个人、中国科学长春分院“优秀共产员”、中国科学长春光机所“优秀共产员”、中国科学长春光机所a类人才计划、中国科学长春光机所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来源:中国光学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yabo亚博88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