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iosensors:中国科学院毛红菊研究员主持特刊“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 mdpi 特刊征稿 |
|
特刊链接:
微信链接:
期刊链接:
器官芯片作为一项跨学科新兴前沿技术,是在生物工程微流体装置上创建的仿生微生理系统,代表着器官层面的功能单位。它可以概括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体内多个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为预测人类对各种药物和环境刺激的反应提供替代模型。器官芯片从新的角度分析人类复杂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望在生物医学研究、药物检测、个性化药物、毒性预测、生物防御等传统领域掀起一场科研革命。
基于此, 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毛红菊研究员创建特刊 "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microfluidic based organ-on-chip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本特刊旨在交流探讨基于微流控的器官芯片技术在生物医学、精准医学、疾病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创新应用及最新挑战。
特刊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器官芯片;
疾病模型;
药物筛选;
药物开发;
精密医学。
特刊投稿截止日期:2022年4月20日
特刊客座编辑介绍:
毛红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等。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微纳生物传感器及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交叉领域研究。负责研发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获得了国家一类新药证书 (国药证s20060022),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应用。承担及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sts项目、上海市及卫生部传染病重大专项等多项项目,部分研究成果获得转化;近年来在本领域主流期刊及国内外会议发表文章100余篇;作为主要发明人申请或授权专利50余项,参编中英文专著及教材5部。
特刊详情页链接:
期刊介绍
主编:giovanna marrazza,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期刊主要刊发生物传感器及其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 dna 芯片、微流体装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生物传感器制造、生物传感器材料、芯片实验室技术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2020 impact factor:5.519
2020 citescore:5.4
time to first decision:15.5 days
time to publication:37 days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yabo亚博88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