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光辉研究员6月23日透露,他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江苏和安徽交界的距今约2.49亿年灰岩结核地层中,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裂齿鱼类,将其命名为“吴氏三叠鱼”。
6月23日,徐光辉研究员展示此次研究发现的距今约2.49亿年的“吴氏三叠鱼”化石模式标本。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徐光辉研究员当天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裂齿鱼科是基干新鳍鱼类的一支,主要生活于三叠纪的古特提斯洋。在早三叠世时期,裂齿鱼科以三叠鱼属为典型代表,该属此前两个已知物种包括贵州的优雅三叠鱼和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三叠鱼,两者生活时代距今均约2.5亿年。
吴氏三叠鱼标准体长约11厘米,是一种较小型的海洋肉食性鱼类。此次研究共发现6块化石标本,其中4块产自于江苏句容青山、2块产自于安徽巢湖马家山,它们都以结核的形式保存。在中生代海洋中,灰岩结核包裹着鱼化石是一个有趣而又常见的自然现象。在生物地层上,这些含鱼化石的结核位于距今约2.49亿年的地层,代表三叠鱼属出现的最高层位(也即最年轻时期)。
6月23日,徐光辉研究员演示此次研究发现的“吴氏三叠鱼”化石的灰岩结核包裹保存方式。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吴氏三叠鱼具有三叠鱼属的共近裔特征,包括一块喷水骨、38-41列侧线鳞、尾鳍轴上鳍条不超过3条,同时,它又以一些自近裔特征与马达加斯加三叠鱼和优雅三叠鱼相区别,如主鳃盖骨和下鳃盖骨水平接触、鳞片光滑并且后缘无锯齿。此外,吴氏三叠鱼与扬子似裂齿鱼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的顶骨与膜质翼耳骨愈合,侧线鳞多达50列。
根据新种吴氏三叠鱼与其他裂齿鱼科鱼类的详细比较,徐光辉等在本次研究中修订了三叠鱼属及裂齿鱼科的鉴定特征,认为此前研究归类的江苏裂齿鱼实际是扬子似裂齿鱼的晚出异名。根据分支系统学的研究,他们通过重新研究厘定裂齿鱼科与其他新鳍鱼类干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摒弃了疣齿鱼科是裂齿鱼目成员的观点,将其归入新建立的疣齿鱼目。
6月23日,徐光辉研究员展示此次研究发现的距今约2.49亿年的“吴氏三叠鱼”化石模式标本,介绍相关研究成果。中新网记者 孙自法 摄
这项古鱼化石重要发现研究成果论文由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徐光辉研究员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贵州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浙江自然博物院等单位的合作者共同完成,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学报》在线发表,为研究裂齿鱼类的早期演化和分类提供了新的信息。(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yabo亚博88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