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活资源。但是,由于缺乏关键性化石证据,被子植物来源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和深圳市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利君共同为被子植物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和看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植物》上。
?
正反面保存的模式标本,可见其和松柏类一样的叶和“球果”。(王鑫供图)
“虽然现代植物学家对植物dna序列相似度的研究不看好松柏类和被子植物的亲缘关系,但化石发现为被子植物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王鑫告诉《中国科学报》。
新发现的化石具有介于松柏类和某些被子植物之间的形态特征,故被命名为中介少林枝(shaolinia intermedia)。这枚化石长68mm,宽17mm,产自辽宁省建昌县二道沟的义县组地层,包含了直接相连的茎、叶、四颗果实。
虽然该化石的总体形态与现代松柏类极为相似,但其生殖器官中却展现出了对其种子包裹的趋势,而这个趋势很可能发展为对种子的最终完全包裹,从而达到被子植物状态。
一般情况下,植物都会对其种子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但只有被子植物才把这种保护时间向前提到受粉之前。现代植物学眼中的原始被子植物之一的八角,其胚珠(种子的前身)是被一个叶性器官从下面和两侧包裹起来的,且这个包裹是有一个过程的:其叶性器官在近轴面最后才愈合封闭。因此,在化石中找到类似的结构将对人们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西班牙2.37亿年前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一块古植物化石“三叠纪跨界者”球果中已看到这种包裹种子的趋势,但其未保存营养器官,因此缺乏关于植株的其他信息。而当前该枚中介少林枝化石再次表现出了类似的包裹种子的趋势,其“球果”和枝叶直接相连。
论文相关信息:
https://doi.org/10.3390/plants13152162.
yabo亚博88的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